中文ENGLISH

自闭症儿童康复干预的几条忠告

来源:深圳美灵星临床心理专科   时间:2023-10-20 13:46:45
1.确诊之后,干预路上不要在医生圈子抱希望,真的会浪费孩子时间,谱系不是成熟医学范围,对医生来说太边缘,医生这块水平远远不如很多老家长。大多诊断自闭症谱系和发育迟缓的医生缺乏接地气的大量实践,可能没和任何一个谱系儿童相处超过24小时,谱系都伴随一定的发育迟缓和精神迟缓,特别轻度的只有社交不恰当最明显。

轻度孩子,有了社交后,曾经执着于对答沟通语文数学的家长会发现孩子暴露出更多落后和不当的问题,自然环境观察,一心多用,换位思考,受挫情绪耐受,都是长期的问题。轻度谱系后期最困难的方面,各种不正确引起关注的方式,破坏性行为引起关注,其实都是社交不当的表现,也是没有朋友无法维持友谊的深层原因。

大多4岁后开始愿意跟别人后面跑,少数三岁多都会如此,只是交流能力达不到进一步,需要密集干预秒懂反应能力。

仅仅靠口头教育没用,他自己习惯了自己的最有效方式,虽然我们看起来不当,实际上是他能力所能及的方式了。比如2000年以前某些偏僻山区很多男孩,老大长大出去做小偷了,老二大点辍学又跟着做小偷了,老三后面又是一样,他们的脑子里最有效的赚钱方式就是做小偷。

所以,他们的不正确引起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和同学老师等周围的人负强化的结果,他想和别人玩,希望获得最大关注和回应,他如果正常和你们打招呼,得到的回应远远没有破坏性方式及时和有人给他说很多话,家长通常对他的正常邀请没什么耐心,但他只要破坏方式,家长会非常积极回应了,久了他的世界里认为破坏才是最有效的招呼方式。 

2.能在小学前改善的问题力争避免拖到小学后,后期定型后如同疾病的慢性阶段,纠正习惯都浪费很多时间。其实抓紧学前黄金三年干预到基础能力,和智商基本正常的话,大点有荣辱观,在乎同学老师看法,有些方面懂事后自己会调整。

3. 大家虽然都说干预,其实90%以上的家庭和各机构脑海中的干预都是弯路,对干预理解透彻不逃避的人没几个。只有围绕孩子玩耍天性本能反应而展开的一对一为主的机构才算沾点边,而围绕准备小学集体课靠辅助训练安坐数数灌输死记硬背的干预就是表面安慰家长。

4. 情绪有本身特质因素,更有能力差异压力因素,学业通常是厌恶刺激,导致情绪的反向强化物。

当初就是轻度谱系的家长才会有坐等自然发育赶上来的侥幸心理,且不甘心降低标准,孩子能力越好家长期待会越高。好比你去了一家公司做业务,每个月销售任务30万,结果你连续两个月每个月完成了,老板就觉得应该给你每月任务60万,等你完成了,老板又觉得你的任务应该100万…

家长的要求水涨船高贪得无厌造成不少悲剧。
孩子能力差不能自理时候,想着能混进小学就行;
孩子能力稍微好点,就想小学成绩要拔尖或重点小学;
孩子接近正常时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标准折腾就停不下来了。

特教教育需要专业人士去有方法去做,很多家长只会三句话离不开学习,赶着鸭子上架,家长可能本身已经成为厌恶刺激,这种发育迟缓伴随的精神问题,不是靠药可以治好的,而是儿童早期的起点落后,和缺乏足够社交和自然环境吸收能力,缺乏了持续进步提升的来源。他从这个世界吸收的东西比同龄人少不少。长期落差积累导致的后果和并发问题。

让专业的Bcba开头,后面家长家庭大环境配合,家长才能轻松点,家长身份本身难以起步(加上很多家长本身已经成厌恶刺激)只要干预方向对了,一个bcba不行可以换一个,这个群体里总有人能解决。

矫正的关键时期内,除了机构的时间,在家时候家长就得时时刻刻配合鼓励他的正确方式有效,待他习惯了正确方式更有效后,原来的方式不再有效后(对破坏性方式选择忽略不说教不训斥甚至直接不看),才会放弃原来的方式。

5. 孩子确诊之后,很多家长通常会加很多VX群和Q群,实际上问这种群还不如自己知乎百度个框架然后自己电话甚至考察,群里基本都是拉家常互捧互相安慰,低水平重复话题小龄孩子会开口说什么的之类,九成以上的孩子跟风干预最后都是翻船的,不论群里还是现实生活中。

新入圈家长一般都喜欢从头到尾把各种干预坑踩着前辈的脚印踩一遍,不然不甘心,低水平重复一代又一代,往往还是自我感觉良好有文化有学历的自封优秀类型。买彩票也有万一一夜暴富的几率,各种干预尝试一遍一样的心态都是行尸走肉。跟风买彩票中奖几率理论上有可能,但现实中靠买彩票中奖,接近100%的人连一日三餐都维持不了。针灸/脑磁疗/颅脑磁疗/训练猴子一样的模式如果有用,各儿童医院的康复率早提起来了,每个儿童医院每天都有大量针灸脑磁疗的孩子,几十年没变过。但30年过去了,依然一批又一批继续入坑走到翻车。

少低头纠结会说了几个字,多抬头看路,从网络多种信息中筛选主见,从前面的多个例子失败成功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没见过的东西或没体验过的东西,沟通会不同频。

每个人对干预理解不同,很多人理解针灸脑磁疗也是干预,有些人认为中药是干预,有些人认为跳大神也是干预,每个家长理解的"干预"都是天渊之别,普遍现象是认为超前搞小学学业就是干预,尤其过去老家长老机构,最后集体翻船。有方向感的家长百里挑一,要不然为什么结局翻车的多,出圈的少的可怜。

6.最后清醒点总结一下:学前三年前能把控的局面的黄金三年,应该努力控盘,后面越来越好。错失黄金良机,后面容易失控,去小学时候连下课,做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干预已经翻车。

为什么强调每周30小时以上的密集干预,就是为了大幅提高理解,智力潜能,秒懂秒回应,针对核心能力的努力,改善以后的人生可能。

围绕把认知理解秒懂秒回应的元素融入各种玩法和生活情景,先体验实践后解释,每天大量,高密集度干预,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提议每周30小时以上一对一为主干预的意义。

其实大家不用太过焦虑,只要家长干预方向感清醒,不要从干预一开始就数数汉字加减法去助推,完全靠压力和强化物前进,围绕核心的干预进步都不小。

社会金字塔总是二八定律,每个位置总是需要有人填补,总是少数人处于塔顶塔肩,多数人在基层,就算人人都从清华北大毕业,一样会有大多人最后还是处于基层。很多人对学业方面太过执着,期望过高。

上学不代表能力,正常人高学历给低学历打工的也很普遍,低学历的入社会早,很多实践能力更强大但有瓶颈短板,高学历的往往某方面能力强其他短板更多更致命的是缺乏了大量实践机会。
干预小孩的同时,也要干预父母的方向感,更要干预父母的抬头看路,而不是低头坐井观天,原原本本踩着前面失败的脚印继续掉坑。父母不逼迫也没几个会到那个精神分裂边缘。很多事情都是父母逼迫下赶着鸭子上架结果才变的更糟糕。

抬头看路,会从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改进自己,本身就是反映人水平的思维方式之一。社会金字塔,底层人就算拿到机会也成不了中上层,思维方式悟性已经决定了。

个人觉得,瞄准去读小学的干预,有点类似于为了拿证的培训班一样,很多东西不是落实到实际能力,而是死记硬背口诀为了答对题。干预的终点是为了实用,不是为了答题,也不是为了后半生在学校靠成绩度过。侧重实际能力到了一定程度,去小学只是水到渠成。

只能尽力往这个方向靠,经济弱了就有限资源集中用在刀刃上,其余靠父母精力来补,最后无能为力部分只能靠孩子发育来补。
绿色通道扫码预约挂号
门诊简介来院路线自助挂号
推荐专家
  • 贾丁鑫 专业领域:全国首位将CLM行为治疗模型融入精神心理疾...[详情]
  • 丁宝坤 专业领域:擅长诊断和治疗各个年龄段的精神障碍,包括抑...[详情]
自助挂号

病情描述

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回电

荣誉资质


— 温馨环境 —

以温馨的环境,为客户提供高端的诊疗服务

  • 门诊前台
  • 医生诊室
  • 康复室
  • 小康复室
  • 小康复室2
  • 咨询室
  • 沙盘治疗室
  • 感觉统合室
  • 感觉统合室2

— 合作伙伴 —

选择美灵星,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网站首页走进美灵星专家团队专家专栏美灵星动态健康问答预约挂号来院路线
深圳心理咨询热线

咨询预约热线TEL:+86 0755 82544509

Copyright © 2020-2023 Maxstar

美灵星心理专科版权所有

来院路线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预约挂号预约挂号微信咨询微信咨询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粤(B)广[2022]第06-23-484号 粤ICP备2022081341号-1